中國標準書號
更新時間:2020-07-21 01:39:13 字號:T|T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發布中國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1 適用范圍本標準規定了中國標準書號的結構、顯示方式及印...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發布
中國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
1 適用范圍
本標準規定了中國標準書號的結構、顯示方式及印刷位置、分配及使用規則、與中國標準書號有關的元數據以及中國標準書號的管理系統。本標準為在中國依法設立的出版者所出版或制作的每一專題出版物及其每一版本提供******確定的和國際通用的標識編碼方法。
本標準適用的或不適用的專題出版物見附錄A(詳見《中國標準書號》原文)。
2 規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條款通過本標準的引用而成為本標準的條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隨后所有的修改單(不包括勘誤的內容)或修訂版均不適用于本標準,然而,鼓勵根據本標準達成協議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這些文件的***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新版本適用于本標準。
GB/T 2659 世界各國和地區名稱代碼(GB/T 2659-2000,eqv ISO 3166-1:1997)
GB/T 3259 中文書刊名稱漢語拼音寫法
GB/T 4880.1-2005 語種名稱代碼 第1部分:2字母代碼(ISO 639-1:2002,MOD)
GB/T 4880.2 語種名稱代碼 第2部分:3字母代碼(GB/T 4880.2-2000,eqv ISO 639-2:1998)
GB/T 7408-2005 數據元和交換格式 信息交換 日期和時間表示法(ISO 8601:2000,IDT)
3 術語和定義
下列術語和定義適用于本標準。
3.1 EAN·UCC前綴 EAN·UCC prefix
國際物品編碼協會分配的產品標識編碼。
3.2 校驗碼 check digit
中國標準書號的***后一位,由校驗碼前面的12位數字通過特定的數學算法計算得出,用以檢查中國標準書號編號的正確性。
3.3 連續性資源 continuing resource
計劃無限期出版的公開出版物,通常為連續或整合出版,一般具有編號和/或年月標識。
注:連續性資源包括:連續出版物,如報紙、期刊、雜志等。
3.4 版本 edition
由同一出版者出版、內容相同的出版物的所有復制品。
3.5 整合性資源 integrating resource
有限期或無限期出版,以增補或變更方式更新內容,并與原內容整合為一體的公開出版物。
注:整合性資源包括不斷更新的活頁出版物和網頁等。
3.6 ISBN
國際標準書號英文International Standard Book Number的縮寫,國際上通用的出版物標識編碼的標識符。
3.7 專題出版物 monographic publication
由出版者或作者將作品或該作品的一部分或幾部分作為一個單行本出版,且可以任何產品形式公開發行的出版物。有別于連續性出版物和整合性出版物。
注:本標準條款中所指“出版物”均為“專題出版物”。
3.8 按需印刷出版物 print on demand publication
根據客戶需求加工制作的出版物,而不是發行人或出版者庫存的出版物。
3.9 產品形式 product form
產品的尺寸、裝幀、載體和/或數據格式。
3.10 出版者publisher
向中國ISBN管理機構申請并獲得出版者號的出版機構或組織。
3.11 組區 registration group
由國際ISBN管理機構指定的,以國家、地理區域、語言及其他社會集團劃分的工作區域。
4 中國標準書號的結構
4.1 中國標準書號的構成
中國標準書號由標識符“ISBN”和13位數字組成。其中13位數字分為以下五部分:
1) EAN·UCC前綴;
2) 組區號;
3) 出版者號;
4) 出版序號;
5) 校驗碼。
書寫或印刷中國標準書號時,標識符“ISBN”使用大寫英文字母,其后留半個漢字空,數字的各部分應以半字線隔開。如下所示:
ISBN EAN·UCC前綴-組區號-出版者號-出版序號-校驗碼
示例:ISBN 978-7-5064-2595-7
4.2 EAN·UCC前綴
中國標準書號數字的******部分。由國際物品編碼(EAN·UCC)系統專門提供給國際ISBN管理系統的產品標識編碼。
4.3 組區號
中國標準書號數字的******部分。它由國際ISBN管理機構分配。中國的組區號為“7”。
4.4 出版者號
中國標準書號數字的第三部分。標識具體的出版者。其長度為2至7位,由中國ISBN管理機構設置和分配。
出版者號的設置見附錄D(詳見《中國標準書號》原文)。
4.5 出版序號
中國標準書號數字的第四部分。由出版者按出版物的出版次序管理和編制。
編制規則見附錄A(詳見《中國標準書號》原文)。
4.6 校驗碼
中國標準書號數字的第五部分,也是其***后一位。采用模數10加權算法計算得出。
計算方法見附錄C(詳見《中國標準書號》原文)。
5 中國標準書號的分配
5.1 中國ISBN管理機構按照分配規則,根據出版者的出版計劃,分配出版者號。
5.2 出版者應向中國ISBN管理機構提供分配中國標準書號的出版物的元數據。
有關元數據要求見附錄E(詳見《中國標準書號》原文)。
5.3 一個中國標準書號在任何情況下均不能改變、替換或重復使用。
5.4 各出版者出版發行的每一出版物或其單行本均應使用不同的中國標準書號。內容相同而語種不同的出版物也應使用不同的中國標準書號。
5.5 同一出版物的不同產品形式(例如精裝本、平裝本、盲文版、錄音帶、視頻、在線電子出版物等)均應使用不同的中國標準書號。已經出版且單獨制作、發行的電子出版物的不同格式(例如“.lit”、 “ .pdf”、“ .html”,以及“ .pdb”等)均應使用不同的中國標準書號。
5.6 出版物的任何部分有較大改動,形成新的版本時,應分配新的中國標準書號;出版物內容相同題名更改的,應分配新的中國標準書號;版本、形式或者出版者毫無變化的重新印刷或復制的出版物,不分配新的中國標準書號。僅僅是定價改變或者諸如修正打印錯誤等細微變化的重新印刷或復制的出版物,也不分配新的中國標準書號。
6 中國標準書號在出版物上的位置和顯示方式
6.1 總則
中國標準書號應******性出現在出版物上。
6.2 印刷形式出版物
6.2..1 中國標準書號應同時印刷在出版物的版本記錄頁和封底(或護封)。
6.2..2 在版本記錄頁中,中國標準書號應按4.1示例格式印刷,字號不小于5號。
6.2..3 在封底(或護封)上,中國標準書號應以條碼格式印刷在封底(或護封)的右下角,條碼符號上方印OCR-B字體的中國標準書號。
6.3 電子出版物及其他非印刷形式出版物
6.3.1 以電子形式存儲的可視出版物(例如錄像帶、在線出版物等),中國標準書號應顯示在有題名或版權說明的初始頁面或屏幕上。
6.3.2 以實物載體形式出版的音像制品和電子出版物,中國標準書號應印刷在音像制品和電子出版物的外裝幀面和載體標識面上,并在題名或版權說明的頁面或屏幕上顯示。
6.3.3 中國標準書號在音像制品和電子出版物外裝幀面和載體標識面上應表示為機讀條碼。其他非印刷形式出版物的外裝幀面和載體標識面上,中國標準書號也應當與條碼同時顯示。
6.4 多個中國標準書號的排印形式
同一出版物的不同產品形式所對應的中國標準書號同時出現,則按上下順序排列。在一個由各個中國標準書號構成的列表中,每個中國標準書號均受其所標識的具體產品形式的信息限制。
7 ISBN系統的管理
中國ISBN管理機構根據國際標準ISO 2108和ISBN系統管理的要求,負責中國標準書號系統的監督、協調和管理。
中國ISBN管理機構以及出版者的職責見附錄B(詳見《中國標準書號》原文)。
(節選自《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標準》GB/T5795-2006)